之前當intern時,到台大家醫科時剛好被劉子弘學長帶到。學長不僅是自己高中時的學長,大學時更是系學會的副會長。住院醫師訓練後更前往哈佛攻讀醫學教育研究所。這次剛好米德人物誌訪問了劉子弘學長,自己也對醫學教育領域蠻有興趣,就小小筆記一下。以下筆記內容:
為何選擇家醫科
- 本來要走心臟外科,不過在學生時期參與了許多教育政策、工時等議題,發現大部分投入醫學教育的醫師都是家醫科醫師。
- 家醫科訓練過程涉獵面向較廣,適合設計給醫學生或pgy的課程
如何開始參與醫學教育
- 大學時期剛好因為波波事件參與了一些政策面的事件,另外當時洪蘭擔任評鑑委員時批評台大醫學生尸位素餐,在系學會也有一番討論
- 接觸了LCME(美國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了解學生自評機制,與醫學生聯合會一起推廣
- 在推動的過程中,有一些系上老師給予協助,因為制度多引進自美國,一開始需要有人帶領
- 另外也有參與一些其他議題的推動,例如工時議題,並將將工時規範納入醫院評鑑、推動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
- 住院醫師時期較沒有心力接觸制度面,主要重心放在臨床。當時主要在同儕間針對不同主題進行課程(resident as teacher),並邀請其他科老師上課。其他科住院醫師也可以來聽
- 但仍覺得醫學教育仍有不足之處: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醫學資訊量越來越大,另外就是醫學教育需要實證
何時決定要唸醫學教育研究所
- 在金山衛生所與主任聊天,主任提到現在很多醫師出國進修
- 之前參加國際研討會,有哈佛老師提到將要成立以醫學教育研究所,想說試著丟丟看
出國留學要準備什麼
- 準備自傳、研究計畫對未來規劃的時間軸要很清楚
- 申請研究所的動機、以及個人規劃的一致性強不強最重要,最好過去要有對應到申請類別的經歷
- 推薦函也很重要,建議不要用公版推薦函,如果能夠有老師了解一些個人細節及優點會更加分
- 面試時要講自己希望未來能夠藉由念研究所帶來什麼改變
- 台灣學生因為好相處,勤奮認真,因此國際評價不錯
關於哈佛醫學教育研究所
- 雖然是歷史悠久且世界知名的學校,仍然勇於定期檢視自己的制度,5年前還調整醫學教育制度,調整為多加強小組討論,並且讓學生早點接觸臨床。但也有人擔心這樣的訓練模式不夠紮實。
- 其他學校也有醫學教育研究所,但主要設定學生為醫事人員,哈佛比較著重於醫生教育
醫學教育研究所的學習
- 除了移植制度,更能了解脈絡上的差異:美國制度更鼓勵承認不足並且學習,反觀在台灣,要求完美的壓力較大。另外,哈佛學生有高度自主學習能力,但台灣學生自主性可能不一定那麼高,因此也要小心制度移植反而造成反效果
- 經濟方面,整體花費每年200–250萬。公費留學只有博士班補助,因此大部分可能需要自掏腰包。不過某些醫院的基金會可能也有補助
- 除了技術層面之外,國外研究所會多了很多視野,心態上的改變。一方面成員來自世界各地,醫院各種階層,可以看到各種差異;另一方面美國的醫學是學士後醫學,大家大學有各自的專業,這些不同的專業也會帶來很多養分
- 許多人再醫學院第三到四年間也可能會先去拿另外一個研究所,再回來把醫學系唸完:因為雖然美國感覺病人數比較少,但整體壓力依然很大,因此很多人會希望在學生階段養成所需要的技術(台灣比較多是先進職場再考慮要不要進修)。另一方面,因為後醫的關係,很多人已經知道自己要甚麼,也比較有先嘗試看看的精神。
- 也會接觸到跨領域整合,科技創新的部分:例如運用AI分析影像與聲音,應用在醫師的教育訓練;或是利用3D列印,模擬手術視野。
- 個人研究領域:自主學習:第一是培養醫師說出自己的想法,這跟環境的支持有關,需要營造出psychological safety的環境,以及突破與翻轉階層限制;第二是個人化學習計畫,引導醫師發現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找到資院;第三是跨領域訓練,可以透過方法設計過的小組討論進行,在在跨領域的討論中,會導入不同視角,自然就會以病人為中心。
如何應用回台灣
- 在國外學習到的內容主要包含三大面向:環境支持、教學方法創新、科技導入
- 教育的改革不一定要花很多錢,但是難在想法,理論與框架的搭配。需要一些時間,動機等,環境養分也要夠
- 教學方法的部分,了解更多方法論:傳統醫學訓練是偏向師徒制,但現在有很多科技導引的方式可以加強醫學訓練
- 科技導入教學需要大量金錢,不一定在台灣可以一下子套用,不過目前也導入了虛擬實境、手機軟體等。另外也開發了系統,讓病歷的描述與診斷連結,並且顯示該診斷對應的檢查和治療計畫,以利臨床決策。除此之外,還有透過VR模擬臨床場景,技術練習。
- 雖然跨院的訓練資源分享合作是個理想,但目前仍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例如財產所有權,使用資格等。或許用新創或商業模式、或是透過平台的方式去進行比較有可能
- 教育就是一種折衷,資源有限的情況該如何將效益最大化
- 根本精神還是CBME(以勝任能力為導向的醫學教育):每個階段需要完成的里程碑以及任務,如此可以在每個階段評核。這個教育的理念全世界都在進行,可以引進台灣,再根據台灣的情況微調。
未來如果想出國唸研究所該準備好什麼
- 要想清楚自己有沒有興趣,若在醫學院有機會接觸到教育議題,是很好的機會
- 念研究所的時間:可醫學系一畢業去。也可專科訓練結束後去,一方面對自己的臨床領域會較有想法跟概念,另一方面也較有經濟基礎
- 目前的評鑑有要求教學型主治醫師,可以跟科內師長溝通未來有無相同職位可接軌,以免學成歸國無用武之地
- 盡量把國外的學者資源拉進台灣
- 醫學教育有可能會失敗,畢竟需要大環境的配合,但還是可以思考如何效益最大化
- 國外也有偏向教學型的住院醫師,會先接受相關師資培育。美國、加拿大、歐洲、荷蘭等地也有相關學程,有些可以線上函授。而國內也有蠻多醫學教育研究所。
話說之前曾經跟另一個家醫科學長聊到國內外研究所的差別,學長提到碩班主要的目標是會應用知識,而博班主要的目標是會生產知識。國內碩班的訓練不一定不好,不過國外的碩班會多了一些connection和視野,這次聽完劉子弘學長的訪問也特別提到了拓展視野的部分。
另外就是原來有些醫學教育研究所是可以線上函授的,對於對這個方面有興趣的自己來說也是個不錯的消息,至少未來如果有天想念的話不用遠走他鄉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醫師職涯系列文章
【學習篇】臨床學習的技巧:從學習理論出發
【職涯篇】選科怎麼選?關於職涯,可以參考的思維模式
【職涯篇】米德人物誌訪談:哈佛醫學教育的思辨與激盪收聽筆記
【心態篇】其實你沒有那麼差:關於冒牌者症候群
【心態篇】如何面對焦慮
【工作篇】專業也必備的話語權
【工作篇】年輕工作者必修的六項技能-上:時間管理、專案管理、Excel
【應用篇】你學的不只是看病,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1:從事實到行動
【應用篇】你學的不只是看病,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2:系統思考
【應用篇】你學的不只是看病,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 3:重組問題框架
【應用篇】你學的不只是看病,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 4:關於直線型直覺偏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