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用過 iphone、ipad 或是 macbook 嗎?又或者,你有用過蘋果的其他產品嗎?每次蘋果的產品發表會,總是吸引一群科技人,徹夜關注蘋果是否又推出了什麼引領潮流的產品或功能,可以說,蘋果這間公司,在大家的心中,有著其他公司無法取代的獨特地位。但是,這麼特別的公司,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
這本〈在蘋果,我們以簡單為主〉的作者是朴志秀,他在首爾大學拿到碩士後,就到美國取得博士,並在普通人連三個月都難以堅持的蘋果,工作了四年。這本書,就是他親身經歷過蘋果獨特的管理方式後,所寫下的一本書,希望能讓大家更加了解在這間偉大公司的背後,是如何運作的。
書中提到以下的幾個點,讓我印象深刻:
對員工的要求
在蘋果對員工的要求,第一個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完美主義」。甚至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在蘋果工作一年,等於在其他公司工作六年」例如,開會的時候,不僅要上台報告,還要隨時準備回答台下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包山包海,從報告當中名詞的定義、資料的出處、以及各式各樣關於背景資訊以及補充資料的問題。除此之外,報告的簡報也有所要求,不能只是單純的複製貼上,或者是呈現出雜亂的內容,是要透過設計,消除雜訊,並且清楚的呈現出報告的重點以及邏輯。
第二個特色,就是鼓勵表現。蘋果是一個很看重能力,更勝於年資的公司,因此,會要求員工要展現出自己的能力。當員工一直無法有突出的表現,又或者是甚至在開會時,無法好好表達自己負責的部分,不知所云的時候,就會被認為沒有能力,甚至失去許多機會。因此,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展現出自己的能力,才會獲得更多被看見,以及升遷的機會。
動機來源
如此高壓的環境,為什麼還有員工會願意接受呢?第一個原因,是員工對自己產品的使命感。賈伯斯對於自己的產品,有非常高的熱情與使命感,因此,蘋果的員工,也同樣認為「自己的產品,可以改變世界,感動無數的使用者」。也因此,才能會願意付出許多額外的心血,打造出一個符合他們想像中的完美產品。在心理學的自我決定論當中也有提到,一個能夠提供充足動機的工作,要符合自主性,勝任感,以及與人連結感。這種對產品的自豪,我想就是與人連結帶來的使命感。
第二個動機來源,是有足夠的回報。蘋果是一個著重於能力,遠大於資歷的公司,因此,能力夠的員工,會分配到不少的股利紅利,也會有獲得不少的升遷機會,我想這也是蘋果為了鼓勵員工表現跟拿出實力所設計的制度。
缺點
但是,這樣的管理方式,也有一些缺點。
由於蘋果是一個鼓勵表現的職場,因此有非常強的競爭關係,不同的部門,甚至同個部門的同事之間,也會彼此競爭。除此之外,由於是自己的主管來評判自己的工作表現,因此能否獲得升遷或加薪的機會,會受主管影響很大,這也造成蘋果內部,容易出現主管為主形成的各種小圈圈。
另外,由於蘋果的升遷是看個人工作上的實力,但並不是每個擅長工作的人,都擅長管理。因此,在蘋果也常看到一個工程師成為了主管後,反而變成了不適任的主管。正如同「彼得原理」說的,人們總是會被升遷到一個他們無法勝任的職位。
後記
蘋果一直是一家充滿傳奇公司。獨樹一格的產品設計,讓人驚艷的美學,以及對於市場的影響,都是其他公司難以比擬的。或許就是因為蘋果內部這種特殊的工作氛圍以及管理風格,才能夠支撐起這樣特別的公司。但我想,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工作環境,對我來說,可能就無法在這樣的公司繼續工作下去。但也不可否認,這樣高要求、高壓力、高報酬的職場環境,的確就是否些人大展身手的最好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