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這個書名看起來好像在講管理,但其實我覺得是一本在講如何教學的書籍。這本書的作者石田淳,是日本研究行為科學分析的專家,也是社團法人行為科學管理研究所所長。他也擔任過日本各大企業的顧問,指導過超過六百家公司。這本書,就是匯集了石田的「教學法」,讓大家更加了解如何運用教學技巧在指導以及培育人才的一本著作。
帶人就是教人
書中一開始開宗明義的說,帶人就等於教人。要能夠成功的帶出一個人才,就是要好好的教他們該如何完成工作。因此教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教學,也是有技巧的。並不是我們單純隨口講幾個重點,又或者是很隨性的傳達資訊就等於教。
如何教學
書中提到,我們在教學時,要盡量避免太過抽象或專業的用語。而是要以具體的語言來去指導,最好是有實際的範例,這樣可以更加具體。
另外,針對較為複雜或龐大的內容,也要設計分解步驟,讓學習者可以一步一步的上手,而不會在浩瀚的知識海當中迷途。
在規劃進度時,也要注意一次不要教太多,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次教太多內容,對方可能會記不住,可以考慮一次講三個重點就好,因為三是人腦可以輕易記下的數量。
除此之外,當學習者說自己懂了,也不要輕易相信。一定要讓他親自操作或者是執行過後,才能夠確定他真的掌握其中的技巧。在醫療領域,當我們教病人或者是家屬一些實際操作的技巧時,也會使用「回、示、教」的方式,讓病人或家屬實際做一遍,這樣才可以確認他們真的會操作,而不是只是口頭上知道。
獲得信任
第二,是要獲得下屬的信任。獲得信任的方式,可以從關心下屬的生活開始,不要讓下屬覺得,每次你只你找他只是都是為了工作,但也要注意,避免成為好管閒事的老人。
除此之外,也可以試著談論自己過去的經驗。其中,比起大談自己過去的成就,自己失敗的故事是一個更好的題材。這樣可以顯現出自己比較人性化的一面,拉近自己跟下屬之間的距離,進而獲得下屬的信任。
回饋
而在教學的過程,回饋也非常的重要。就像是在〈刻意練習〉當中提到的,在練習的過程,需要及時的反饋,這樣才知道我們做的是對或者是錯。所以說,當下屬做得對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予稱讚。而如果他做錯的時候,可以訓斥他,但不可以情緒化的生氣,而是要明確的指出他到底那邊做得不對。透過這樣定期回饋,給予評價,下屬才會能夠真正的知道該如何做才是好的。
後記
我覺得這是一本被書名耽誤的好書。因為畢竟教學,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常見,最近不只是在學校或者是當老師才需要教學,我們帶新人,管理當管理者,又或者是人才,都需要繳稅。這本書,提供給我們一個蠻好的教學空間推薦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到底要如何帶人,才能夠帶出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