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篇】選科怎麼選?關於職涯,可以參考的思維模式

by Allen Chen
選科怎麼選?關於職涯,可以參考的思維模式

選科季逐漸逼近,最近不時也會遇到詢問選科的問題。

大部分選科的考量,幾乎都是客觀上的數據。例如:工時如何、收入如何、出路如何…等等。但這些客觀的東西往往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容易受到各種外在環境,例如政策的變化、疫情的起落、科技的進步等等的影響。因此,要真正預測各個科別未來的發展,太難了,一般人能做的,頂多只能透過目前的各種資訊,對未來做出粗略的評估。也因此,許多人在選科的時候往往會感到非常焦慮,生怕自己漏掉什麼重要資訊,以至於做錯選擇。

然而,我個人認為,客觀資訊以及環境固然重要,但卻不是選科考量的全部。以下是一些我個人認為在選擇自己未來職涯時,另外可以參考的思維模式。


一個核心概念

在這各種思維模式中,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核心概念是:職涯是要透過「打造的」

比起單純想「我要變成什麼科的醫師,這個科別的醫師未來的工作如何」,不如反過來想「我想達成什麼樣的職涯發展,什麼科的訓練可以讓我更接近我理想中的職涯」。並不是成為了某科的醫師,大家就都會過一樣的生活,看一樣的病。同樣是婦產科,有人專門看婦癌、有人專精於高風險妊娠、有人鑽研生殖不孕;同樣是神經內科,有人主要看頭痛、有人專門研究癲癇、有人則是醉心於各種動作障礙疾病。就連是以基層為導向的家醫科,也有人會選擇留在醫院。因此,就算是同一個專科,也會有不同的生活模式。

而有些領域,也並不是只有某個專科的人能看。例如運動醫學,復健科醫師可以從肌肉骨骼的生理著手、婦產科醫師可以針對女性運動員有更深入的了解、而精神科醫師,則可以著重於運動員的心理變化對於訓練以及表現的影響。

不只是在醫學領域中細分自己的角色。若自己有醫學以外的興趣,更可以將其與醫學結合。例如對於心理學有興趣,可以研究行為科學與醫療的結合;如果對空間設計有興趣,可以研究醫院空間的設計可以如何改善民眾的動線;如果對寫程式有興趣,可以投入AI等智慧醫療的領域;如果對旅遊有興趣,更可以發展旅遊醫學、登山醫學、野外相關的醫學;如果對繪畫有興趣,可以成為醫療圖文作家;如果對行銷有興趣,甚至可以協助醫療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建立個人品牌。

這個世界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細到我們幾乎可以找到一個我們有興趣,而且可以深耕其中,達到一定成就的領域。

職涯是要透過打造的

兩個必要條件

由於職涯是要透過打造的,因此比起單純考量各種客觀的條件,選科更重要的是「選擇與自己契合的科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兩個必要條件。

第一,是要了解自己

包括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以及發現自己的微動力。例如喜不喜歡動手、喜不喜歡做研究、喜歡或不喜歡哪種族群的病人、喜不喜歡跟人接觸等等;另外還有自己未來的規劃,包括可能的生活型態、對於金錢的需求度、未來可能執業的地點、有沒有出國進修的打算、甚至在家庭當中想要扮演什麼角色等等。

如果對於以上許多的問題都還不確定,或是還有沒有答案的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身去感受一下。不知道喜不喜歡做研究,那就去找個老師試著寫寫看;不知道喜歡哪種族群的病人,那就各科 輪訓時感受看看;不知道喜歡什麼生活型態,那就問問看各科、各醫院甚至基層的 VS 生活型態如何。甚至,除了醫院以外的體驗也可以納入參考:例如看到別人家庭的互動模式,有沒有自己嚮往的或者想要避免的、喜歡參與活動還是喜歡獨處、喜歡便利的環境還是單純的環境、平時自己喜不喜歡稍微動手做一些事情、或者是自己比較喜歡接觸什麼族群等等。

透過這樣不停地嘗試,會更加清楚自己的微動力在哪裡。

第二,是要了解環境

這個部分,就是大家目前在選科時最常在打聽的,包括最基本的工時如何、工作氛圍如何、薪水待遇如何、未來 VS 缺或者是發展性、執業地點等等。以及各科 VS 的生活型態、病人族群等等。甚至到各醫院的訓練氛圍、硬體、軟體、制度等等。在這方面的資訊,可以多詢問別人,又或者是可以參考「米德人物誌」的 Podcast,節目中有許多針對不同醫師職涯的訪問,也可以得到許多寶貴的資訊。

了解自己、了解環境

打造自己的職涯

決定落點

了解了上面提到的兩個必要條件之後,我們對於未來的走向大致上就會有個初步的方向。這時,我們可以透過尋找「自己擅長的」「自己熱愛的」、以及「受人肯定的」這三者的交集,來試著定位自己的落點。自己擅長的,表示自己從事相關工作會事半功倍;自己熱愛的,表示自己從事相關工作會充滿熱忱;而受人肯定的,則表示自己在從事相關的工作時,可以為他人帶來價值,並且獲得他人認可。這三者的交集,就是最適合自己的落點,也是自己能夠最有效的發揮自己貢獻的領域。

決定策略

就算落點相同,但適合每個人的發展策略可能都不太一樣,沒有一體適用的策略。例如,有些人在學習上適合在實戰中學習,但有些人適合藉由深入思考的方式學習。有些人適合按表操課、有些人適合自由探索。在〈黑馬思維〉書中提到了一個關於侍酒師測驗的例子,有的人嗅覺靈敏,可以透過嗅覺來辨別酒的種類,而有人則是透過品完酒後的生理反應來判斷。要了解適合自己的策略,最好的方式是不停嘗試,就算失敗,也可以從中學習適合自己的策略如何。

自己擅長的、自己熱愛的、受人肯定的

三個重要思維

另外,在追求職涯的過程中,我覺得有三個重要的思維。

第一,職涯不是走的快,而是走的長

在〈人生的長尾效應〉這本書當中提到:每個人的職涯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厚植實力期、大展身手期、傳承期。但每個人的前進速度不同,適合的方式和策略也不同,有的人適合急速衝刺,但有的人適合穩健前行。就像前幾年一首很流行的小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重點不是快不快,而是持續地走,終究會達到終點。

第二,是人生大部分不會因為一個錯誤決定就萬劫不復

人生是由無數個選擇累積而成,而不是一個決定定生死。我們永遠都有調整自己方向的機會。選錯科,我們依然有重選的機會。成績不好但想要上某些小科,還可以把握機會刷 paper 和刷存在感。Paper 不夠,還可以再去找老師利用一些時間多寫。畢竟,重點並不是快不快,而是到不到的了。

第三,是要知道追求職涯的過程時常是蜿蜒而非筆直,而且永遠都可能會有意外

這些意外,有可能是我們追求的終點和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也有可能我們在路上發現有更適合自己的終點,所以隨時都可以調整方向。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當下的選擇是不是「人生最佳解」,我們只能努力讓這些選擇成為「當下最佳解」。畢竟,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未來的走向。然而,只要我們持續的打造自己的職涯,我們的未來就會越來越朝著自己理想的方向前進。

以我自己為例,我曾經當了一年的內科住院醫師,然後離職,接著在聯合醫院的家醫科當了一年的短期住院醫師,然後到了台北榮總家醫科。時至今日,我依然不知道這過程當中許許多多的選擇是否正確。然而就算我都選錯了,就算這當中蜿蜒繞了許多路,我現在還是覺得,至少我在朝著我想要的職涯方向前進。而我過去對於安寧醫學、預防醫學這兩個領域興趣缺缺,只鍾情於學習疾病的治療。但也因為種種原因,讓我自己現在反而對於這兩個領域更加重視,這也是過去的我所無法想像的。

三個重要思維

結語

每個人對於未來的考量和想像都不同,納入考量的因子不同,對於每個因子給與的權重也都不同。因此,很難有一體適用的答案。最終的答案,仍舊在自己身上,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真正的學習,其實就是在各種經驗和錯誤中成長。臨床也是,人生也是。所以最終還是要透過多接觸、多體會、多嘗試、多跟自己對話、多去了解各種環境、來更加了解什麼選擇與自己契合。然後透過各種選擇打造自己的職涯。

而在這個資源充沛的時代,科別與執業地點的限制也不再那麼分明。就算在基層,也可以成為讀書專家、論文專家。而就算是家醫科,也可以在醫學中心,從事各種學術分享。

總而言之,雖然每個人的前進速度不盡相同,在過程當中也可能會有各種失敗,但終究會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進的。


醫師職涯系列文章

【學習篇】臨床學習的技巧:從學習理論出發
【職涯篇】選科怎麼選?關於職涯,可以參考的思維模式
【職涯篇】米德人物誌訪談:哈佛醫學教育的思辨與激盪收聽筆記
【心態篇】其實你沒有那麼差:關於冒牌者症候群
【心態篇】如何面對焦慮
【工作篇】專業也必備的話語權
【工作篇】年輕工作者必修的六項技能-上:時間管理、專案管理、Excel
【應用篇】你學的不只是看病,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1:從事實到行動
【應用篇】你學的不只是看病,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2:系統思考
【應用篇】你學的不只是看病,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 3:重組問題框架
【應用篇】你學的不只是看病,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 4:關於直線型直覺偏誤


其他相關貼文

6 comments

人華 2022-10-06 - 10:06

學長你好我是今年要申請明年住院醫生的學妹,其實到現在迫在眉睫要申請了還是心裡沒有一個底。學長文章有提到自己在內科住院醫生一年是什麼原因(太累?)讓你毅然決然考慮砍掉重練。我目前也很猶豫內科跟家醫科,一方面覺得內科醫生很帥,一方面又很羨慕家醫對自己人生的彈性和悠閒。
人格特質大概偏積極但也喜歡躺平休息的人

Reply
Allen Chen 2022-10-10 - 12:27

哈囉~謝謝你的留言與提問~
我覺得這是很常遇到的問題,我自己其實在過程當中心態也轉變了不少次
我整理完再回你~~

Reply
Allen Chen 2022-10-16 - 14:14

我後來仔細思考過,覺得我當時離職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沒成就感。畢竟大家在進入醫院前,或者選科前,基本上都有會累的心理準備。但我覺得,大家不是「怕累」,而是怕「累得沒價值」(其實也就是不知道自己在累什麼 XD)。

1.
在能力方面,因為 R1 的階段主要還是在病房工作,跟過去 PGY 的時期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再加上其實我做事沒有特別快,也沒有特別聰明XD,很多時候處理各種 paramedical 的事情就耗掉很多時間,反而沒有心力念書學習,所以覺得花了很多時間,但能力沒有相對應的成長。
2.
病人方面,一方面因為許多醫中的病人基本上都多重共病,甚至臥床,很多病人不會好,或者是找不到答案,有些甚至不是醫療的問題,而是社會的問題。看著病人反覆入院,或者越來越差,感覺很無力。另一方面,很多人到了醫中,過去可能在其他醫院已經有累積一些不愉快的經驗,所以有些病人或家屬態度會比較差,或者甚至被誤解。除此之外,也是因為覺得能力不夠,覺得與其說是在幫病人什麼,不如說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避免犯錯。
3.
同事方面,我自己蠻幸運的,直接接觸到的大部分都是親切而且願意教學的學長姐。不過其實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比較難相處的 VS。除此之外,因為大家都太忙了。比起一起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反而更常感覺到很多人只想顧好自己的事情,不想管太多,也很容易生氣。
.
其實我一開始離職,本來想去職醫科 XD,因為我覺得前面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醫療工作環境太差,導致大家臨床教學和學習出問題。另外也覺得許多人會生病,其實並不是他們不想保重身體,而是他們光要努力工作生活,就已經精疲力盡了,所以根本沒有時間去學習以及注意健康相關的知識。但後來也是因為一些原因,就到了家醫科。
.
不過,如果真的從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醫學知識的教育」來看,說不定內科是一個更適合做這件事的選擇。但其實,家醫科也並非不能做這件事情。內科或其他專科,教育的對象可能是醫學生以及住院醫師,而家醫科可以教育的對象,則是醫學生以及一般大眾。因此,最終還是要回過頭來問問自己:「我究竟想做什麼,以及什麼科別可以幫助我朝目標前進」。

Reply
Ariel Chen 2022-10-18 - 19:25

學長你好,先對網站裡的醫學筆記致上滿滿的感謝。我也是剛從住院醫師訓練中離職的人,也是因為工作環境壓力大,對本來的科別本身不喜歡但也不到討厭,最近在想要不要休息一年後回去拚完。想請問學長有考慮過留在同一科別但換個醫院嗎?因為只要再兩年就有內專了,家專還要四年,兩者去基層應該沒有差很多,沒有這樣做有什麼考量嗎?謝謝。

Reply
Allen Chen 2022-10-24 - 00:40

嗯…這是個好問題,我的確想過XD。我還有打聽其他醫院內科的狀況以及有沒有招人,我其實也想過休息夠了說不定回原本醫院內科也好像可以接受XD。
.
不過先講客觀上的事情好了,其實家專三年就可以考,只是有些醫院會綁到四年。而我那時聽比較多人說單拿內專其實並沒有甚麼優點,還是要拿到次專比較好,因此如果回內科基本上就是再待四年。
.
而我後來沒有回去內科的原因,其實主要還是我當時對於和職醫/家醫比較相關的公衛政策、勞動環境等主題比較有興趣,所以後來還是去了家醫科。(其實我一直都沒有特別想要很快去基層,我比較偏向的還是留在醫院或者是繼續進修的路線)
.
但其實到現在,我最有興趣的反而是預防醫學、健康識能、安寧醫學,以及醫學教育XD。只能說我們每個階段都沒辦法完全精準的預測到未來自己的興趣和職涯會怎麼發展,都只能針對當下的情況,盡量選擇出「當下最佳解」

Reply
ARIEL CHEN 2022-10-29 - 23:01

謝謝學長回覆!

Reply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