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的作者是克里斯汀.布胥。他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除了在倫敦政經學院任教之外,也是紐約大學全球事務中心全球經濟計畫的主持人。他是創新與創業領域的專家,也擅長在各種未知的領域當中,找出突破點。這個能力,被他稱之為「機緣力」。而這本書,就是他寫下如何創造出機緣力的一本著作。
什麼是機緣力
什麼是機緣力,乍聽之下,好像就是一種巧合的幸運。但這本書中提到,機緣利並不只是單純的幸運,還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讓人可以藉由不起眼的意外事件,透過異類連結,將這些看似不相關的點連結起來,進而發展出新的想法,解決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
例如,阿基米德在泡澡的時候,看見溢出的水,就想到如何解決測量王冠的比重問題。又或者是說,便利貼一開始發明時,原本是為了要發明膠水,結果想不到產生了一種黏不緊又容易撕的膠水,之後被人拿來運用在便利貼。
如何培養機緣力
而我們該如何培養出機緣力呢?
第一,是要保持開放的心靈。我們的人生當中充滿了許多的未知與意外,有時候可能會需要見機行事,也有可能會有一條意想不到的路,從我們眼前出現。因此,保持開放心靈,隨時修正自己的做法與想法,是創造機緣力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第二,則是多設置觸發點,以擴充機緣力。要如何設置機緣力的觸發點,我們可以透過多多展示自己,主動聯絡自己想認識的對象,為他人介紹人脈,或者是在社群軟體上標記他人的方式,讓自己可以多接觸這個領域當中的有力人士或者是核心人員。另外,也可以加入相關的社群,培養出更多有意義的互動與交流。
第三,則是要培養開放以及安全的環境。由於機緣力很多時候來自於無數的嘗試,在這過程中難免會失敗,也有可能是大家在嘗試的過程當中,會出現不是那麼理想的想法。但是只有創造出可以維護成員的心理安全,以及開放的環境,大家才會願意持續的思考,創新,與嘗試。否則,大部分的人都只會想要維持現狀,原地踏步。
如何避免扼殺機緣力
有一些障礙,會阻礙我們產生機緣力,應該要設法避免。
第一,是低估意外。由於機緣力是一種從隨機世界當中,發現機會的能力,所以當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不感興趣時,就容易忽略那些可能引發我們新思考的事情。
第二,是順從主流。每個人都有各自獨特的想法,就是這些多元的想法,彼此激盪出更多的創意。但當我們順從主流時,我們的意見會變得單一,如此一來,就會抑制我們原本的創意思考。
第三,是事後合理化。我們很常回顧過去的經歷時,都會覺得一切有跡可循,似乎一切都是按照規劃中進行的。但實際上,事情的演變時常有不小的隨機性,若我們忽略了這些隨機性,忽略了掌握這些隨機性的能力,可能就會讓我們誤以為一切按照規劃前進,就可以水到渠成。
第四,是功能固著。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當你手裡拿著錘子,你看什麼都像是釘子」。功能固著就是指我們對事物的分析,會容易受我們會使用的工具,或者是專業的影響。卻忽略了去從不同角度思考,是否有其他可能。這樣會降低我們思考的彈性,進而影響我們產生異類連結的能力。
後記
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運氣也是一種實力」。我在想,這邊說的運氣,應該指的就是培養機緣力的能力。如果說一個人真的很能夠創造出各式各樣的機會,並且能夠透過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機會當中,找到新的突破點。那我想,這應該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