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筆記】一般醫學筆記:輸血

by Allen Chen
一般醫學筆記:輸血

輸血(Blood transfusion)大概是每個人臨床工作中必定會遇到的狀況。這篇文章大致上整理了各種血品的輸血適應症、常用輸血量、體積、以及其他注意事項等等。另外也提到了特殊處理的血品,以及各種輸血反應的原理與處理方式。

如果需要 PDF 檔案,歡迎連到這則 FB 貼文,文末有 PDF 檔案的取得方式。


常見血品及適應症簡介

基本概念

  • 台灣每 U 血品由 250ml 全血製成(國外500ml)
  • 常見血品:packed RBC、Platelet apheresis、Platelet concentrate、FFP、FP、Cryoprecipitate

Packed RBC

  • 體積
    • 1U 約125-150ml
  • indication:
    • Hb < 7 CAD
    • heart disease + Hb < 8
    • cancer or septic shock可考慮 keep Hb > 9
  • 輸血量
    • 2U 讓 Hb 上升 1

PLT apheresis

  • 簡介
    • 捐血時直接經分離術分離出血小板
  • 體積
    • 1袋 約 200ml (約等於 12U PLT concentrates)
  • indication:
    • PLT<10k
    • PLT<20k + infection or bleeding risk
    • PLT<50k with bleeding or pre-procedure
    • 危及生命的 bleeding or high risk surgery 可能要求>100k
  • 輸血量
    • 1袋 apheresis 約上升 PLT 30k
  • 特殊情形:
    • 若輸血後60min測上升<5k,代表refractory,要考慮ITP、DIC、alloimmunization等。
    • 若一直輸不起來,要輸HLA-matched PLT

PLT concentrate

  • 簡介
    • 1U concentrate 分離自 1U 全血,含 3×1010血小板(1袋 apheresis 含 3×1011血小板)
  • 體積
    • 1U 約 30-40ml
  • indication
    • 同 PLT apheresis
  • 輸血量
    • 12U concentrate 約上升 PLT 30k
  • 現在多用 PLT apheresis,少用 PLT concentrate

FFP (fresh frozen plasma)

  • 簡介
    • 採血後 8hrs 內將血漿分離冷凍
  • 體積
    • 1U 約 100-150ml
  • Indication
    • 補充凝血因子
    • 血漿交換
    • Pre-procedure INR>2
  • 輸血量
    • 10-15ml/kg,一般成人每次 4-6U(1ml/kg 約可上升1%大部分凝血因子濃度)

FP (frozen plasma)

  • 簡介
    • 採血後 8hrs 以上才分離冷凍,所以 Factor V and VIII 會被消耗掉
  • 體積
    • 同 FFP
  • Indication
    • 補充穩定凝血因子(FP 沒有 factor V and VIII)
    • 補充體液
  • 輸血量
    • 可參考 FFP,若補充體液劑量視臨床狀況決定
  • 目前臨床少用

Cryoprecipitate

  • 體積
    • 1U 約 5-8ml
    • 每 U 有 125mg fibrinogen、 45U factor VIII、 25U factor XIII (FFP的20-30%) 、40U vW factor (FFP的40-70%)
  • Indication
    • A型血友病
    • hypofibrinogen (<100mg/dL,或<150mg/dL合併出血)
    • factor XIII缺乏
    • uremic bleeding
    • vWD
  • 輸血量
    • 每 5-10kg 1U,一般成人每次約 10-12U。
    • 20U 約可讓 fibrinogen 增加 75mg/dL

特殊處理血品

Leukocyte reduced 減白

  • 種類
    • leukocyte-reduced RBC / PLT apheresis
  • 簡介
    • 用過濾器去除 WBC,可分為儲存前減白或儲存後減白
    • 儲存前減白:除去除 WBC 外,也可降低血中 cytokines
    • 儲存後減白:輸血前才用 filter 過濾 WBC,無法去除 cytokines
  • 體積
    • 同無減白血品
  • indication
    • 長期輸血者減少 alloimmunization
    • 減少 CMV 感染
    • 有過 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者
  • 輸血量
    • 同無減白血品

Irradiation 照光

  • 種類
    • Irradiated RBC / PLT
  • 簡介
    • 抑制lymphocyte,預防 GVHD
  • 體積
    • 同未照光血品
  • indication
    • 免疫不全
    • 使用免疫抑制劑,或是 purine analogue drugs 者
    • Lymphocyte < 1000
    • 器官或骨髓移植病患
    • 血液腫瘤患者
  • 輸血量
    • 同未照光血品

Washed RBC

  • 簡介
    • packed RBC 用 saline 洗滌後,去除 plasma、cytokine、80% WBC。剩下 RBC 在saline 中
  • 體積
    • 同 packed RBC
  • Indication
    • PNH 患者
    • 有 anaphylactic shock (常見於 IgA deficiency 病患)
    • 長期輸血等(但實際上少用)
  • 輸血量
    • 同 packed RBC

輸血反應簡介與處理

基本概念

  • 所有輸血反應都要暫時停止輸血
  • 可能的輸血反應:Acute hemolytic reaction、Delayed hemolytic reaction、Febrile nonhemolytic reaction、Allergic reaction、Anaphylaxis、TACO、TRALI

Acute hemolytic reaction

  • 原因
    • ABO incompatibility,recipient antibody 攻擊 donor RBC
  • 症狀
    • 輸血後 24hrs 內,發燒、腰痛、低血壓
  • 治療
    • 目標是維持體液與腎功能
    • IV fluid,goal urine output ≧ 100ml/hr
    • 可搭配 diuretics 或 mannitol 0.5g/kg
    • 若嚴重影響腎功能,可能需要暫時透析治療

Delayed hemolytic reaction

  • 原因
    • 主要因 recipient 的 antibody 攻擊 donor RBC 的 minor antigens 引起的反應
  • 症狀
    • 輸血後5-7天內,症狀較acute hemolytic輕微
  • 治療
    • 若症狀輕微,無須特殊治療
    • 若症狀嚴重,可照 acute hemolytic reaction 治療

Febrile nonhemolytic reaction

  • 原因
    • 自身抗體對於血品的 WBC 的免疫反應,或是 donor 血漿中的 cytokines 引起
  • 症狀
    • 輸血 6hrs 內發燒
  • 治療
    • acetaminophen 退燒即可
    • 未來可考慮使用 leukocyte-reduced 血品

Allergic reaction

  • 原因
    • 可能血品中的一些蛋白質引發 IgE 免疫反應
  • 症狀
    • skin itching、urticaria
  • 治療
    • 可給 anti-histamine,如 diphenhydramine 1amp 或 chlorpheniramine 1amp
    • 另外也可給 steroid,如 hydrocortisone 0.5-1amp 或 methylprednisolone 10-40mg

Anaphylaxis

  • 原因
    • 較常見於 IgA deficiency 的病患因為 anti-IgA 抗體引起
  • 症狀
    • 低血壓、bronchospasm、laryngeal edema
  • 治療
    • epinephrine 1:1000 (1mg/ml) 0.3-0.5mg IM
    • 可考慮給 steroid 或 antihistamine,劑量同 allergic reaction
    • 若 bronchospasm,可給 bronchodilator inhalation

TACO

  • 原因
    • 體液上升
  • 症狀
    • pulmonary edema 以及血壓上升
  • 治療
    • 降低輸血速度,給予 diuretics
    • 可給氧氣、nitrate、或是 NIPPV 輔助呼吸

TRALI

  • 原因
    • 血品中的抗體與 recipient 的 WBC 引發免疫反應,造成肺部微血管的 permeability 增加
  • 症狀
    • Non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可能會發燒
    • 通常輸血後 6 小時內發生
  • 治療
    • 照著 ARDS 的方式處理,大部分7天內會改善。

Reference

  • MGH Pocket internal medicine
  • 台大內科住院醫師手冊
  • Clinician’s pocket reference
  •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medical therapeutics
  • 台灣血液基金會

一般醫學筆記系列

一般醫學學習地圖
一般醫學學習資源
血球(CBCDC)相關判讀
凝血功能(PT、aPTT )相關判讀
常見生化指標相關判讀
電解質相關判讀
腹水判讀
胸水判讀
CSF 判讀
輸血
尿液分析及糞便檢查
腫瘤指標

其他相關貼文

Leave a Comment